2009.09.05  2009聽障奧運@ Taipei



Power In Me 。無聲的力量


【聽障奧運會 歷史】

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,簡稱「聽障奧運會」,英文名稱為DEAFLYMPICS。國際奧會有4個奧運家族(Olympic Family):奧運、聽障奧運、殘障奧運、特殊奧運。其中,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(Deaflympics,簡稱聽障奧運)的前身是世界聾人運動會(Deaf World Games),始辦於1924年,為全球最早舉辦的身心障礙類運動會,每4年舉辦夏季聽障奧運會,迄今已舉辦過20屆,2009年將在臺北進行第21屆競賽。

1924年8月10-17日,來自歐洲的9個國家和145位運動員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1屆國際無聲運動會,比賽種類為田徑、自由車、跳水、足球、射擊、游泳及網球共8個項目(31項種類)。

隨後,參賽的國家和人數不斷增加,到了2005年澳洲墨爾本第20屆時,已經有70個國家2150位聽障運動員參賽了,其比賽種類也擴大為17個種類(147個項目),包括:田徑、羽球、籃球、沙灘排球、保齡球、自由車、足球、手球、定向越野、射擊、游泳、桌球、網球、排球、水球、角力自由式及角力希臘式。其競技水準也不斷提升,男子100米徑賽的聽障世界紀錄10秒21、400米徑賽45秒29這些紀錄皆優於我國聽人的全國紀錄。

【Logo】
這個象徵積極樂觀與力量的符號,是於2003年由藝術家拉夫‧弗南迪(Ralph Fernandez)所設計。它蘊含著手語、聽障人士與跨國文化的結合與傳承。由英文OK、GOOD、GREAT的手勢重疊而成的圓,即是聽障奧運的原創圖樣。而這些層層相疊的符號也正代表著「團結」的意涵。圖樣的中心象徵著光彩的眼神,表示聽障人士是靠著視覺的接觸與他人溝通交流。這個標誌應用了四種國旗的顏色。而紅、藍、黃、綠四種顏色分別象徵亞、歐、美、非等四洲聽障運動聯盟間的團結合作。 





大會標誌設計由臺北的「北」、聽障的「耳」、運動員的「人」三元素為主體設計結構。在「北」字的強調,有意傳達2009 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—臺北市;在整體設計上,利用簡潔柔順的線條勾勒出「耳」的造型,再搭配書法筆刷的運用,傳達臺灣與聽障文化的特質,同時其中巧妙帶出「人的意象‧奔跑的姿態」,活潑造型充分展現臺灣源源不絕的生命力,及彰顯聽障運動員迎接挑戰的大無畏精神。色彩應用上採以紅、藍、白3種我國旗幟中的色彩作為表現,表達「臺灣走出去‧國際走進來」之理念;在造型與色彩富有深遠意義,充分傳達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力與美之大會標誌設計。 




臺北聽障奧運 開幕典禮以「台灣之美」、「海洋立國」及「聽障關懷」3主題貫穿。
開幕式共12幕,由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擔任總導演,集合台灣菁英團隊,且為強調聽奧及台灣精神,從創意、技術到執行面,都是「Madein Taiwan」。

超精采的表演
感謝Aunt招待大家參與這次的盛會
今晚的台北很國際

台灣

這是一塊美麗的土地
用心,什麼都能成
你就是力量

This is a beautiful land.
Use your heart,and you can achieve.
You are the power.

--臺北聽障奧運會2009

【相關網站】
2009台北聽障奧運
大紀元-2009聽奧開慕

照片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enloy/sets/72157622153036627/

會旗入場


聽得見的夢想


超Q的神明三太子
 


Power In Me。加油台灣。加油選手們
 


點燃聖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lu 的頭像
    Nlu

    N。L。U

    N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