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0.02.17-19 阿里山遊Day1 - 水山線篇
    
聽聞 特富野古道約有4千多階梯
為了此行 特地添購一組手足護具,決定一展off road之英姿.....

出發前夕 外頭依舊滴滴答答的下著雨
熬夜打包著行李,跟著那組帥氣的護具乾瞪眼
(該帶著他們!?不用帶了!?那車要帶嗎!?......)

2/17(三) 往阿里山一路上..
間歇性的大雨 真的很吊人胃口
內心也百感交集(老實說,對於進階的off road還是有點挫!!)

pm 2:00左右於自忠 大夥討論著是否要卸下單車 按計畫騎特富野古道
..........有鑑於天氣不佳 + 地面濕滑之安全起見,領隊-勁桑,還是決定改變路線
驅車進入阿里山森林園區(呼~一則小遺憾、一則鬆口氣啊~ ^ ^")

Check in後 大夥稍作休息(此時雨已停)
便往阿里山鐵道之一「神木線鐵道」(水山線)出發 搞軌去
因阿里山神木倒伏後,才將其臨近水庫神木加以整修,並統一稱此長約1.6公里之路段為水山線
 
 
 
 
傍晚 又開起下起雨。此時溫度7度
 
 
 
照片來源勁桑阿鍾Nlu良益、G米、阿P

【註1】特富野(資料來源:中國電視公司)
  特富野古道昔日為鄒族人的打獵路徑,是達邦、特富野兩社住民前往阿里山狩獵的古徑,日據時期因為豐富的林木資源,獵徑被鋪上軌道,輸送木材。
  此為哆哆咖線鐵道的支線─水山線,民國4、50年代,哆哆咖線除了運送木材之外,便以兼具遊憩功能,登玉山的山友需搭上運材火車前往玉山登山口,如今火車軌道已停駛多年,車站變成了派出所檢查哨,部分鐵路也變成新中橫公路,特富野古道成為水山線鐵路的遺跡。步道從海拔2300多公尺的自忠到1700多公尺的特富野,海拔落差大;
  民國91年林務局耗資2千萬元整建自忠至特富野間6.32公里舊路,林管處針對保存較完成的一段(約3公里)保留下來,讓後人可觀賞鐵軌遺跡,其他較破舊的鐵軌則拆除後鋪設枕木步道,讓遊客便於行走,並在沿線增設枕木階梯、涼亭、休憩座椅以及棧橋等設施,步道外觀如舊,周邊翻新,全程大約三小時。

【註2】阿里山鐵道(資料來源:大阿里山高山)
園區有三條支線:
「眠月線」又名塔山線,從阿里山新站至石猴站,全長共9.26公里,有橋樑二十四座,隧道十二個。
唯這條路線自921大地震後中斷,迄今尚未修復,只能徒步通行。過去很多登山人經常由此,進行溪阿、阿豐縱走。 在車站前方,有一條山路通往溪頭,就是著名的溪阿縱走。
「祝山線」為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,專供前往祝山觀日出的遊客搭乘。
「神木線」原東埔線未改作觀光使用,僅起自沼平車站終於水庫神木之部份仍然留存。直到阿里山神木倒伏後,才因為其臨近水庫神木(或稱香雪神木)而加以整修,並統一稱此長約1.6公里之路段為水山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lu 的頭像
    Nlu

    N。L。U

    N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